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nèi]

[nèi]

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总笔画: 4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內:4; )

  • 五笔编码:MTYI
  • 仓颉编码:OB
  • 四角号码:40227
  • UniCode:U+5167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nèi
    同“内”。

    笔画数:4;
    部首:入;
    笔顺编号:25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火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5册,第34部,入部,2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3263,第05卷下,入部第2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25第35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1页0097第02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1页4150第2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內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冂入(kuangru)
    [ 笔顺编号 ]:2534
    [ 笔顺读写 ]:竖折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nèi]

    [《廣韻》奴對切,去隊,泥。]

    亦作“內1”。

    (1)里面,里头。与“外”相对。

    (2)指使向内、向里。

    (3)室,内室。

    (4)指居屋的正室。

    (5)帝王所居之处;皇宫。

    (6)指朝廷。

    (7)宫门或闺门以内的人和事。

    (8)指家务。

    (9)妇女;女色。

    (10)古代泛称妻妾。后专称妻。

    (11)称妻家的亲属。参见“内兄”、“内侄”。

    (12)内心。

    (13)指内脏。

    (14)亲近。

    (15)谓不形于外;暗地里。

    (16)指正道。佛教徒称佛门之内的为内,佛门之外的为外。

    (17)返,回头。参见“内顧”。

    (18)戈戟刃下接柄之处。

    (19)退。

    (20)犹中。指五行方位的中央。参见“内色”。

    [②][nà]

    [《集韻》諾答切,入合,泥。]

    亦作“內2”。

    (1)“納”的古字。使进入;放入。

    (2)“納”的古字。接纳;容纳;釆纳。

    (3)“納”的古字。迎娶。

    (4)“納”的古字。交纳;进献。

    (5)“納”的古字。收藏。

    (6)“納”的古字。补缀,弥补缝隙。

    (7)通“肭”。肥。

    (8)通“訥”。木讷,不善言辞。

    [③][ruì]

    [《集韻》儒税切,去祭,日。]

    亦作“內3”。

    (1)通“汭”。河流弯曲处或会合处。

    (2)通“枘”。榫头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子集下】【入字部】 內; 康熙笔画:4; 页码:页125第35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〔古文〕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物部泥母,nu?t
    [ 广 韵 ]:奴對切,去18隊,nèi,蟹合一去灰泥
    [ 平水韵 ]:去声十一队
    [ 唐 音 ]:*nuə̀i,nuə̀i
    [ 国 语 ]:nèi,nà
    [ 粤 语 ]:naap6noi6
    [ 闽南语 ]:lai7,loe7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五】【入部】 编号:3263
      內,[奴對切 ],入也。从口,自外而入也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