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shì]

[shì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2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弑:12; )

  • 五笔编码:QSAA
  • 仓颉编码:KDIPM
  • 四角号码:43940
  • UniCode:U+5F11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5219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shì
    封建时代称臣杀君、子杀父母:弑君。弑父。

    笔画数:12;
    部首:弋;
    笔顺编号:34123411215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355第14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1页0559第19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shì
    【动】
    (形声。从杀,式声。本义:古代统治阶级称子杀父、臣杀君为“弑”)同本义〖murderone'ssuperior〗
    弑,臣杀君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凡自虐其君曰弑,自外曰戕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十八年》
    放弑其君则残之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马》
    君臣未尝相弑也。——《礼记·明堂位》
   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,必千乘之家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    又如:弑虐(指弑君);弑君;弑母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杀式(shashi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乂木弋工
    [ 笔顺编号 ]:341234112154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捺横竖撇捺横横竖横折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shì]

    [《廣韻》式吏切,去志,書。]

    亦作“弒1”。“殺4”的被通假字。

    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叫弑。多指臣子杀死君主,子女杀死父母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寅集下】【弋字部】 弑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355第14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式吏切【正韻】式志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式吏切,去7志,shì,止開三去之書
    [ 国 语 ]:shì
    [ 粤 语 ]:si3
    [ 闽南语 ]:si3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弑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