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tì]

[tì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1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 总笔画: 12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惕:12; )

  • 五笔编码:NJQR
  • 仓颉编码:PAPH
  • 四角号码:96027
  • UniCode:U+60D5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2443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戒惧,小心谨慎:警惕。惕惧。惕惕。惕厉(心怀戒惧。亦作“惕砺”)。
    疾速:“一日惕,一日留”。

    笔画数:11;
    部首:忄;
    笔顺编号:44225113533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火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8册,第85部,心部,242
    [ 故训彙纂 ]:802|0880.4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6909,第10卷下,心部第242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390第48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4页2315第08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5页3430第5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动】
    (形声。从心,易声。本义:害怕,放心不下)
    同本义〖beonthealertagainst〗
    惕,惧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    惕,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夕惕若厉。——《易·乾》。郑注:“惧也。”
   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。注:“惧也。”
    无日不惕,岂敢忘职?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
    行人皆怵惕。——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
    愧惕惭惧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    又如:惕息(忧心戒惧,不敢喘息。形容恐惧到了极点);惕惕(忧心戒惧;忧劳);惕虑(戒慎谋虑);惕心(心有所惧)
    忧伤〖distress;sad〗
    血去惕出。——《易·小畜》。虞注:“忧也。”
    抱拙终身,以死谁惕。——柳宗元《乞巧文》
    又如:惕然(忧虑的样子);惕想(忧思)



    【名】


    惕厉,惕励
    tìlì,tìlì
    〖beonguardagainst;bevigilant〗警惕,戒惧
    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。——《易·乾》
    日夜惕厉,思自降损,居不求安,食不念饱。——《后汉书·马皇后纪》
    惕惕
    tìtì
    〖befulloftrouble;fear〗忧劳;恐惧
    心焉惕惕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忄易(xinyi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忄日勿
    [ 笔顺编号 ]:44225113533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捺竖竖折横横撇折撇撇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tì]

    [《廣韻》他歷切,入錫,透。]

    亦作“悐1”。亦作“惖1”。

    (1)畏惧;戒惧。

    (2)指惊动。

    (3)疾速。

    (4)忧伤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惕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390第48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〔古文〕惖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锡部透母,thyek
    [ 广 韵 ]:他歷切,入23錫,ti,梗開四入青透
    [ 平水韵 ]:入声十二锡
    [ 唐 音 ]:tek
    [ 国 语 ]:tì
    [ 粤 语 ]:tik1
    [ 闽南语 ]:thek4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】【心部】 编号:6909
      惕,[他歴切 ],敬也。从心易聲。

     或从狄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金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