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chán]

[chán]

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总笔画: 11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7画 总笔画: 16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讒:24; )

  • 五笔编码:YQKU
  • 仓颉编码:IVNUY
  • 四角号码:37733
  • UniCode:U+8C17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5006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(讒)
    chán
    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:谗言。谗害。谗佞。进谗。信谗。

    笔画数:11;
    部首:讠;
    笔顺编号:4535251354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金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2156|2234.4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188第18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chán
    【动】
    (形声。从言,毚(chán)声。本义:说别人的坏话)同本义〖backbite;slander〗
    谗,谮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谗,诞也。——《韩诗外传》
    谗口嚣嚣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
    败言为谗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
    谗鼎之铭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。服注:“疾谗之鼎。”
    取彼谗人。——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
    屈平属草稿未定,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,屈平不与。因谗之曰…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    又如:谗谤(诋毁,诽谤);谗言冷语(毁谤、讥刺的冷言冷语)



    chán
    【名】
    说别人坏话的人〖slanderer〗
    谗与佞,俱小人也。——《论衡·答佞》
    又如:谗人(喜欢恶意攻击、陷害贤良的人);谗夫(谗害他人的人)
    谗言,陷害别人的坏话〖slander〗
    乱之又生,君子信谗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
    采苓,刺晋献公也。献公好听谗焉。——《诗·唐风·采苓序》
    安帝信谗,无辜死者多。——《后汉书·五行志》

    去国怀乡,忧谗畏讥。—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    洎李牧以谗诛。——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    又如:谗箭(谗言伤人像箭那样,说它既锐利又难以防备);谗阅(互相毁谤、争斗)

    谗谄
    chánchǎn
    〖backbite;slander〗∶说他人坏话以巴结奉承别人
    〖slanderer〗∶说他人坏话以巴结奉承别人的人
  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,谗谄之蔽明也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    谗害
    chánhài
    〖slander;framesb.up〗谗毁迫害
    谗害忠良
    谗佞
    chánnìng
    〖slandersandingratiates〗说人坏话与用花言巧语谄媚
    乐毅破齐而遭谗佞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    谗邪
    chánxié
    〖calumnyandfallacy〗谗言邪说
   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。——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    谗言
    chányán
    〖calumny;slanderoustalk〗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
    不可轻信谗言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讠免(yanmian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讠口儿丶丶
    [ 笔顺编号 ]:45352513544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折撇折竖折横撇折捺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chán]

    [《廣韻》士咸切,平咸,崇。]

    [《廣韻》士懺切,去鑑,崇。]

    “谗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说别人的坏话,说陷害人的话。

    (2)指说坏话的人。

    (3)奸邪,奸诈。

    (4)指奸邪之人。

    (5)陷害别人的坏话;毁谤的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讒; 康熙笔画:24; 页码:页1188第18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士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鋤咸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谈部床二母,dzheam
    [ 平水韵 ]:下平十五咸·去声三十陷
    [ 粤 语 ]:caam4
    [ 闽南语 ]:chham5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三】【言部】 编号:1680
      讒,[士咸切 ],譖也。从言毚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