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zé]

[zé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1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幘:14; )

  • 五笔编码:MHGM
  • 仓颉编码:LBQMO
  • 四角号码:45282
  • UniCode:U+5E3B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4855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(幘)

    古代的头巾。

    笔画数:11;
    部首:巾;
    笔顺编号:252112125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金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677|0755.6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333第16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1页0742第07

  • 详细解释




    【名】
    (形声。从巾,责声。本义:头巾)
    同本义(包裹着头,中间露出头发,帻前高后低,然后加冠)〖turban〗
    元帝额有壮发,不欲使人见,始进帻服之。——蔡邕《独断》
    文武官皆免冠著帻。——《晋书·舆服志》
    又如:丧帻;帻梁(古代包头的头巾)
    犹冠。类似帽子的东西〖hat〗
    乃有秋花实,全如鸡帻丹。——宋·梅尧臣《鸡冠》
    又如:帻巾(头巾)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巾责(jinze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巾贝
    [ 笔顺编号 ]:25211212534
    [ 笔顺读写 ]:竖折竖横横竖横竖折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zé]

    [《廣韻》側革切,入麥,莊。]

    “帻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古代包扎发髻的巾。

    (2)犹冠。形状类似帽子的东西。

    [②][cè]

    [《集韻》測革切,入麥,初。]

    “帻2”的繁体字。

    牙整齐而上下相切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寅集中】【巾字部】 幘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333第16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平水韵 ]:入声十一陌
    [ 国 语 ]:zé
    [ 粤 语 ]:zik1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七】【巾部】 编号:4842
      幘,[側革切 ],髮有巾曰幘。从巾責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