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zēng]

[zēng]

部首:部首笔画: 5画总笔画: 17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矰:17; )

  • 五笔编码:TDUJ
  • 仓颉编码:OKCWA
  • 四角号码:88866
  • UniCode:U+77F0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8119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zēng
    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:“矰矢、茀矢,用诸弋射。”
    泛指短箭:“帝俊赐羿彤弓素矰,以扶下国。”

    笔画数:17;
    部首:矢;
    笔顺编号:3113443252431251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5册,第36部,矢部,4
    [ 故训彙纂 ]:1577|1655.1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3293,第05卷下,矢部第4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825第26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zēng
    【名】
    (形声。从矢,曾声。矢指箭。本义: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)
    同本义〖arrowforshootingbirds〗
    矰,矰射矢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矰,箭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    矰矢矰矢用诸矰射。——《周礼·司弓矢》
    宛路之矰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直谏》
    走者可以为罔,游者可以为纶,飞者可以为矰。——《史记》
    又如:矰矢(箭名。古代八矢之一,用以射飞鸟);矰矰(用丝绳系住石制箭头的射鸟工具)
    短箭〖shortarrow〗
    万人以为方阵,皆白裳、白矰、素甲、白羽之矰,望之如荼。——《国语》
    又如:矰弋(矰矰,矰缴。系有丝绳、弋射飞鸟的短箭。比喻暗害人的手段)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矢曾(shizeng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矢丷囗小日
    [ 笔顺编号 ]:31134432524312511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横横撇捺捺撇竖折竖捺撇横竖折横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zēng]

    [《廣韻》作滕切,平登,精。]

    (1)系有生丝绳以射飞鸟的箭。

    (2)短箭。

    (3)通“贈”。送走,驱逐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午集中】【矢字部】 矰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825第26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作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咨騰切【正韻】咨登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作滕切,下平17登,zēng,曾開一平登精
    [ 平水韵 ]:下平十蒸
    [ 粤 语 ]:zang1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五】【矢部】 编号:3293
      矰,[作滕切 ],隿䠶矢也。从矢曾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