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zhèn]

[zhèn]

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总笔画: 13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 总笔画: 13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絼:13; )

  • 五笔编码:XEET
  • 仓颉编码:VFBSH
  • 四角号码:22922
  • UniCode:U+7D7C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zhèn
    古同“纼”。

    笔画数:13;
    部首:糹;
    笔顺编号:5544443443533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絼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糹豸(sizhi)
    [ 笔顺编号 ]:5544443443533
    [ 笔顺读写 ]:折折捺捺捺捺撇捺捺撇折撇撇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zhèn]

    [《廣韻》直引切,上軫,澄。]

    亦作“絼1”。“纼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牛鼻绳。后亦泛指牵引牲口的绳索。

    (2)引申为牵引柩车的绳索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絼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924第24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集韻】丈忍切,音朕。【周禮·地官·封人】凡祭祀,飾其牛牲,置其絼。【註】鄭司農云:絼,著牛鼻繩,所以牽牛者。今時謂之雉,與古者名同。鄭康成云:絼字當以豸爲聲。【釋文】亦作紖。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粤 语 ]:zam2zi6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絼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