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féi]

[féi]

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总笔画: 12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 总笔画: 14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腓:14; )

  • 五笔编码:EDJD
  • 仓颉编码:BLMY
  • 四角号码:71211
  • UniCode:U+8153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5228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féi
    胫骨后的肉。亦称“腓肠肌”,俗称“腿肚子”。
    覆庇,倚庇:“牛羊腓字之。”
    草木枯萎:“百卉具腓。”

    笔画数:12;
    部首:月;
    笔顺编号:35112111211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水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4册,第34部,肉部,47
    [ 故训彙纂 ]:1865|1943.4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2628,第04卷下,肉部第47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987第09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féi
    【名】
    胫骨后的肉,即腿肚子〖calf(oftheleg)〗
    腓大于股,难以趣走。——《韩非子》
    疾病〖illness〗
    毒泾尚多死,渡泸宁具腓。——南朝宋·鲍照《代苦热行》
    弊端〖abuse〗
    十年执政虽咸腓,发廪有议常坚持。——元·许有壬《哀弃儿》
    古代剔除膝盖骨或断足的酷刑〖acrueltorture〗
    腓者,脱其膑也。——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五刑》
    又如:腓辟(削去膝盖骨酷刑)


    féi
    【形】
    病害;枯萎。多指草木〖wether〗
    秋日凄凄,百卉具腓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
    大漠穷秋塞草腓,孤城落日斗兵稀。——唐·高适《燕歌行》

    腓肠肌
    féichángjī
    〖gastrocnemius〗小腿部最大、最浅的一块肌肉,它以二个头起自股骨髁,它的止端肌腱与比目鱼肌腱连合起来形成跟腱(Achilles腱)
    腓骨
    féigǔ
    〖fibula〗指下肢膝以下的两块骨中后侧的常常是较小的那块骨
    腓神经
    féishénjīng
    〖peronealnerve〗坐骨神经的分支,从腘窝向下外斜行,到达腓骨颈分成深支和浅支,供应小腿和足的某些肌肉及皮区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月非(yuefei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月非
    [ 笔顺编号 ]:351121112111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折横横竖横横横竖横横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féi]

    [《廣韻》符非切,平微,奉。]

    [《廣韻》扶沸切,去未,奉。]

    (1)小腿肚。

    (2)病害;枯萎。多指草木。

    (3)疾病;弊端。

    (4)古代剔除膝盖骨或断足的酷刑。

    (5)通“庇”。庇荫。

    (6)通“屝”。粗制的草鞋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腓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987第09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符飛切【韻會】符非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微部并母,biu?i
    [ 广 韵 ]:符非切,上平8微,féi,止合三平微並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五微
    [ 粤 语 ]:fei4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四】【肉部】 编号:2628
      腓,[符飛切 ],脛腨也。从肉非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