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hāo]

[hāo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6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嚆:17; )

  • 五笔编码:KAYK
  • 仓颉编码:RTYB
  • 四角号码:64027
  • UniCode:U+5686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6088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hāo
    呼叫:嚆短(响箭射出后,声音先到而箭后至,喻发生在先的事物或事物的开端)。

    笔画数:16;
    部首:口;
    笔顺编号:251122412512525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木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384|0462.3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211第36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1页0688第10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2页9250第6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hāo
    【动】
    呼叫〖callout〗
    吴人谓叫呼为嚆。——《集韵》
    焉知曾、史之不为桀、跖嚆矢也?——《庄子·在宥》。成玄英疏:“嚆,箭镞有吼猛声也。”
    又如:嚆矢(响箭。喻先声)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口高(kougao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口艹亠口冂口
    [ 笔顺编号 ]:2511224125125251
    [ 笔顺读写 ]:竖折横横竖竖捺横竖折横竖折竖折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hāo]

    [《集韻》虚交切,平爻,曉。]

    呼叫。参见“嚆矢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嚆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211第36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集韻】虛交切,音虓。同詨。叫呼也。【莊子·在宥篇】焉知曾史之不爲桀跖嚆矢也。【註】嚆矢,矢之鳴者。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許交切,下平5肴,xiāo,效開二平肴曉
    [ 国 语 ]:hāo
    [ 粤 语 ]:hou1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嚆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