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jù]

[jù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7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岠:8; )

  • 五笔编码:MANG
  • 仓颉编码:USS
  • 四角号码:21717
  • UniCode:U+5CA0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6610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古通“距”。

    笔画数:7;
    部首:山;
    笔顺编号:2521515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633|0711.4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308第38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1页0762第17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4页5550第2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岠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山巨(shanju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山巨
    [ 笔顺编号 ]:2521515
    [ 笔顺读写 ]:竖折竖横折横折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jù]

    [《玉篇》其吕切]

    (1)大山。

    (2)通“距”。离;到。

    (3)通“據”。据守。

    (4)通“拒”。抵抗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 岠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308第38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韻會】臼許切,音巨。【玉篇】大山也。 又【韻會】至也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銀龜二品,元龜岠冉,長尺二寸。【孟康曰】冉,龜甲。岠,至也。 又【爾雅·釋地】岠齊州以南。【註】岠,去也。【正字通】岠,應从歫。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平水韵 ]:上声六语
    [ 国 语 ]:jù
    [ 粤 语 ]:geoi6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岠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楷体
版权所有©知航文献引擎   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35424号